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全国空降快餐联系方式,600块4个小时全套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大江网 | 江西 | 论坛 | 视听 | 娱乐 | 民声 | 专题 | 时评 | 地市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 手机报JXP10658000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景德镇频道  >  本网特稿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巡展”在昌南新区名坊园开幕(视频l图)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2025-08-28 09:21:41  来源:大江网  编辑:周梓维  作者:吴晓燕、吴文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吴文报道:8月27日,“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巡展”走进江西景德镇,在昌南新区名坊园丹鹿书院举办。景德镇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小平宣布展览正式开幕。昌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英参加开幕式。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知名艺术家和教授代表共同参加开幕式并观展。

开幕式现场(吴晓燕 供图)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巡展”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景德镇丹鹿书院承办。此次巡展汇集百余位艺术家的百余幅作品,以“丹青诗颂”为主题,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写意精神的哲思。

开幕式现场(吴晓燕 供图

  巡展作品内容广泛,有泼墨山水,也有写意花鸟,题材跨越古今,既有对传统文人画意的延续,亦有在现代审美语境下的创新表达。艺术家们以笔抒情、以墨达意,在虚实相生间构建出充满诗性韵味的视觉图景。一幅幅作品不仅展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更传递出中国人特有的自然观、生命观与美学理想。展览策划突出“诗画合一”的古典传统,引导观众在文学与绘画的双重意境中深入感受写意精神。展览吸引了艺术界专业人士的关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

参观现场吴晓燕 供图

  丹青与诗章,形制各异而神理相通:皆以心造境、以情驭笔,于万象之中叩问心灵之语。此次巡展立足写意画院深厚的学术根基,汇聚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写意绘画精品力作,力求在“诗画交融、意境共生”中,呈现新时代写意绘画的精神气象与创造活力。

李延声作品《呦呦鹿鸣》吴晓燕 供图

  参展艺术家以敬畏之心体认传统笔墨与诗道法度,师古而不泥古;以开拓之志拥抱当下语汇与公共经验,形写神、意在笔先,讲好中国故事、呈现时代气象。

郭怡孮作品《朝晖》(吴晓燕 供图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写意画院院长徐福山在画展开幕现场表示,来到景德镇,希望在写意精神与江西地域文化之间,展开一次深度的对话与互证。同时他鼓励来景德镇参展的艺术家走进窑火与作坊、走近泥与釉的世界,探寻笔墨与材质、画面与器形之间的互文关系,使写意精神在“纸本—瓷本—空间”的多维场域中获得新的生长。

王新伦作品《交接班》(吴晓燕 供图)

  据悉,此次巡展计划在全国七省十地举行,景德镇为第五站,展览将持续至今年9月6日。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热点新闻排行榜
    社会民生
助力瓷都申遗 金...
景德镇市申遗项目——泗王庙至天后宫... 【详细】
    瓷都企业